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2018,优秀毕业生】光芒是自己“赚”来的——艺术设计学院优秀毕业生孙奇涛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郭小花 王楠 王宇鑫   编辑:王苏欣

孙奇涛,艺术设计学院广告学2014级毕业生。2018年再战考研......

主要成绩:

2015年参加第六期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获“优秀学员”荣誉证书;

获2015年度“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获2015年度“优秀团员”称号;

五次获得校级奖学金,两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参加“学院奖”比赛,以“微嚼 we joy”为题的营销策划获河北省优秀奖;

参加“挑战杯”比赛获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参加“尖荷”比赛获得导师推荐证书。

 

敢于尝试。对于孙奇涛来说,现在所取得的成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大量的经验积累的结果。在大学期间,从大一对专业知识所知甚少的年纪,他就开始参加广告学的专业比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把握的事情一般不会去做,尤其是在自己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但是孙奇涛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遵从内心,义无反顾的参加比赛,从找人组队,确定作品主题,制作作品,到询问老师意见,反复修改,最后提交,这一连串的事情下来,虽然繁琐,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大一没熬过夜,都不叫大一。”当说起那段为参加比赛熬夜的日子,孙奇涛的脸上充满了怀念,转眼四年已过,那段单纯努力的时光格外难忘。

不怕失败。参加过许多比赛,经历过很多事情,有过失败,却也更加坚定。孙奇涛认为“当你要做一件事,首先一定不要为了那个结果而去做,必须是纯粹的一步一步的做好每一个步骤,如果你一开始就想着做这件事的结果,那当你失败的时候,你的失落感会很大,并且你很难说服自己再去做这样一件事情,因为你害怕再次失败。”就像他在大一参加比赛,目的并不是为了得奖,而是感受这个过程,并且从中积累经验,为后续的更多的比赛提供经验。正是抱着这样的观念,孙齐涛在大二、大三还一直活跃在各个比赛中,并且由于经验多,技术越发成熟,获得过不少奖项。

永葆热情。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越长大越发现对很多事情都失去了兴趣与热情,相信许多人都有这种体会。但是对于孙奇涛来说,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下,还能随时保持最浓的热情。广告学专业韩文举老师有一句话叫“广告人,就是对日光和月光下的所有事物感兴趣。”在孙奇涛的大学生活中,也能看到这句话的影子。在大学四年他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比赛:大广赛、挑战杯、学院奖等专业比赛,也参加了学生会,担任科协部长职务,并且跟随老师加入河地大工作室,参与新校徽校名的更改等等。“做一件事有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追求那个结果,而是要去感受那个过程,多经历,多去了解各个方面的事情。”虽然参加一些比赛最初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但是这些都是经验,只有亲身去做了,才能从中得出自己的感悟。

当谈到自己的种种经历的时候,孙奇涛总是会忍不住的提许多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第一、大学期间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学习,只有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才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第二、大学期间迷茫是肯定的,但是不要在迷茫的时候停滞不前,找准对自己有帮助兴趣爱好,坚持去做好它,最后一定是有帮助的。第三、大学期间找到一群有共同目标共同方向的伙伴是十分有帮助的。在孙奇涛参加比赛的过程中,结识了一群有共同目标共同方向的伙伴,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他们互相促进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做更好的自己。最后,优秀的人总是会互相吸引,就像孙奇涛和他的女朋友,两人都别学校评为了“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在彼此的帮助下两人一起为了考研而努力。

或许我们的大学都不够完美,但是只要自己在该奋斗的年纪,没有留下遗憾没有虚度光阴,尽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就无憾了!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