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男,博士,副教授,四川广安人,2010年6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所学专业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同年7月就职于澳门沙金在线平台,执教至今,主讲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污染与防治等专业课程,研究方向为地下水环境,曾多次被学校授予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荣誉称号。

“教育是爱的传递。”——陈康
从本科到博士,陈康一路遇到了很多好老师。大学老师敬业奉献、无私关爱,硕博士导师严谨求实都是他心中铭记的师者风范,对陈康产生了深刻影响,也是他不断从中汲取力量的宝贵资源。昔日亲密的师生关系在今日校园中或已成为追忆,但是,师德却在这潜移默化中代代传承:“老师们的言传身教也使我爱上了教师这个行业。我的老师把爱的接力棒传给了我,我更要努力传递下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位“80后”青年教师,为了给予学生更好的知识营养,陈康时常加班熬夜分析解决学习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去准备一节值得学生思考一生的精彩课程,去总结一篇凝结多年智慧的学术文章。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教师较少,教学工作繁重,陈康除了兢兢业业开展教学工作外,还认真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报名参加校内外的各种教育教学方法培训课程,以河北省教育厅教改项目“水资源学科群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2015GJJG119,项目骨干)、校级教改项目“《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2013J28,项目负责)、“教学改革之教材——水文地质学基础”(项目负责)等项目为抓手,认真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正因为他用心钻研教材,把学术前沿成果引入课堂,使得他的教学教法不囿成见,具有创新性,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
尽管教学科研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坚持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学习。在相处的过程中,陈康和学生们亦师亦友,不仅在专业学习的各个阶段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而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很多学生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有什么疑难问题都爱找他来咨询和解决。
谈到自己的学生,陈康的眼里涌出浓浓的暖意。他说自己对学生的感情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包容,但绝不能包容错误,失去严格的要求。严格和爱的结合是一门学问,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陈康还十分注重对学生品格的培养,“要和学生建立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困难,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很重要,高尚品格更重要,而且品格是可以传承的,也是学生可以终生受用的。”
在教学实践中,陈康始终努力靠近自己的教学理想。他不愿做一个高高在上、与学生保持距离的师者。研究生张丽佳家境不好,做硕士论文的时候,陈康自掏腰包帮她凑了3000多元钱,设计制作了仪器设备,帮助她到滹沱河边选取土壤样品开展冻融条件下土体水盐运移实验研究。
学院里有不少学生家庭贫困,平时的花销很紧。陈康默默记在心上,一有机会就向他爱人所在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推荐实习生。学生们到这样的科研单位实习,不仅能实践书本知识,现场试验、处理数据、绘制图件,还能挣到一些工资补贴生活。
每个暑假,陈康都是和学生们在实习基地度过的。每天冒着酷暑上山调查,有的学生偶尔会打退堂鼓。为了给大家鼓劲,陈康总是激情满满地走在队伍前面。他还花心思给学生们分组,开展比赛,地质现象观测、记录水位、测量地层厚度……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哪一组就能先休息,他请大家吃雪糕!就这样,枯燥艰苦的实习,在师生们的欢声笑语中高质量地完成了。
顾了大家,就顾不了小家。他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学生和科研工作上,五岁的儿子常常因为爸爸不在身边而不开心。“长大一些,他会理解我的”,陈康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着。
“做厚道人,教明白书,钻精深术”。陈康就是这样,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当作自己最大的事业,无私地将自己的德、才、情传递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