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优秀毕业生】理想永远都年轻,精彩岁月自己写——访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优秀毕业生胡清宁

发布时间:2016-06-23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王文心   编辑:郭雅洁

胡清宁,2016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考取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我们的时光是无忧的时光,精彩的年月不会被什么改写。热情的笑语时常回荡在我们耳旁,那些路上的脚印永远不会被掩藏。”

澳大利亚冬日的暖阳柔柔的打在这个恬静美好的女孩的脸上,她弹奏着尤克里里,轻轻吟唱着她最爱的那首民谣——《我们的时光》。

我们的时光如此静好,胡清宁的岁月亦熠熠生辉。如此柔弱的外表下却掩藏着一个强大的内心,今天就让我们揭开她的面纱,走近她,静静地去感受她内心那段不凡的韵律。

胡清宁热爱艺术,大一加入大学生艺术团礼仪模特团与桑尼舞蹈团,在担任礼仪的一年时光中,她学会了露出最自信的笑容,迈出最优雅的步伐。在桑尼舞蹈团经历了一次次训练,音乐响起的一霎那,她便成了自己的女王,跟着音乐旋转、跳跃,每一个舞步都坚定有力,这每一步更是她人生的舞步,从容不迫,热情精彩。

在一次次表演经历中,她清楚地感受到,一个美好的女子,不需浓妆艳抹,亦不需谄媚讨好,重要的是有出众的能力和自信的气质。好比一朵花,从内而外散发的清香一定比扑面而来的浓香更沁人心脾。而她就是那朵不夺目不耀眼但让人陶醉的花儿。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的气质里一定会包涵着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胡清宁很喜欢这句话。她热爱艺术,也痴情于文学;不仅愿做一个安静读书的女子,也乐意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她喜欢亦舒,更爱她的文字。“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切忌喧哗。——《直至海枯石烂》”大学四年,胡清宁一直默默努力,从不张扬,从不抱怨,无论成败与否,她愿默默等候,她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偶尔,她也会跟朋友出去走走,一路上欢声笑语,与朋友尽情享受快乐的时光。北京、天津、长沙、岳阳……当南北方文化如画卷一般在她脑海中铺开、碰撞、交融,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了然于心。充实而又快乐的大学生活,也让她愈发优秀。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走过中国的黄土地后,骨子里要强的她下定决心要去更广阔的天地去看一看。她了解到学校有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3+1+2项目,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详细咨询了老师,当这个目标确定的时候,距离申报时间仅仅只剩下两个月时间了,这就意味着她必须要在这两个月内通过雅思。

时间紧任务重,是拼一把还是放弃?她心里早已有了答案:“无论如何,我都要珍惜这次机会。”报班、上网课、自己研读,从早到晚,毫不松懈,她要求自己中午只能睡十分钟,自习室里常常就她一个人。晚上回到宿舍,为了让自己离目标更近一点,熄灯后,一盏小台灯便一直陪她到天亮。

回顾那段岁月,胡清宁嘴角上扬,目光坚定,“那真的是我最努力的一段时光。”努力奋斗从来都是有意义的,所以当结果公布的那一刻,这个女孩出乎意料的平静,当然,那个结果,一定是好的。

然而,成功考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研究生对于胡清宁来说只是起点。在澳大利亚的第一学期里,她付出了比常人要多十倍的努力。

留学生常常会面临很多挑战,语言不通,课程不懂,在异国他乡内心的不安定……种种困难都需要这个年仅20岁的女孩自己独立去克服。于是,下课后,她成了老师办公室的常客;自习室里也常常出现这个中国女孩的身影;在教室,一有时间,她便抓住同学不放,仔细询问自己不懂的问题。

尽管身边总有各种问题存在,这个阳光乐观的女孩却有自己一套排解方法——和外国小伙伴聊天。在国外的这段时间里,胡清宁也认识了一些其他国家的小伙伴,有越南的,马来西亚的,他们在一起聊自己国家的文化,聊对于不同文化的感受,是朋友却如家人般亲切,“我会珍惜每一个朋友,相聚就是缘分,如果有一天我们都要回到自己的国家了,我愿给予他们最深的祝福。”

胡清宁的个性签名是这样的: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也许就是这股韧性与倔强,让胡清宁的路走得比他人更远,也更精彩。

“理想永远都年轻,你让我倔强地反抗着命运,你让我变得苍白,却依然天真的相信,花儿会再次盛开,阳光之中。”女孩抱着尤克里里在夕阳下弹唱,太阳即将落下,关于她的故事我们也说到了结尾。故事说完了,但生活仍然在继续,就让我们一起祝福胡清宁,也祝福自己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