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杰,2013级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学生,预备党员。荣获2014-2015学年度“诚实守信”演讲比赛一等奖,2014年河北省首届“青春自护,与爱同行”高校大学生防治艾滋病辩论赛亚军,通过演讲诠释了“诚实守信,为人之本”的深刻含义,她将“诚信老爹”的精神不断传递,获得诚实守信一等奖,并受到长城网报道。
道德是一个人的自我修养,是反映人品质的一面镜子,照射出一个人真实面貌和心灵。
——题记
对于道德和诚实守信这两个问题,赵杰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说:“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是要遵纪守法。其次,人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应该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去要求别人。”
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和家庭教育,后天环境的培养息息相关。赵杰说:“当一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她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什么是诚信,大部分都是通过身边的老师,朋友,父母他们的教导或影响所形成的。比如说,当一个人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看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去拿,而此时,父母就会教导你,那是人家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才可以。其实这就是道德的养成。”从赵杰的话中我们应认识到,道德的培养应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也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作为大学生,我们本应该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可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的道德素养却有高有低,参差不齐。举个例子来说,教室的桌子里总有一些同学们留在那里的垃圾,演算纸,水果核,零食包装皮……对于这个问题,赵杰说:“这些都是细节问题,每当我和同学看到抽屉里有垃圾的时候我们都会顺便带走,清洁工阿姨大早上就去打扫卫生真的特别不容易,作为大学生,自己产生的垃圾自己都不能解决吗?从这些小细节里真的很能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
赵杰还谈到了对“孝”的认识。“孝”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自己的父母,那他一定也有着一颗善良的心。赵杰说:“法律中就有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和抚养的义务。现代社会,不赡养父母就是违法的。但是,我觉得孝顺父母更是一种人的本能。父母生下我们,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成人,我们有什么理由、有什么道理不去孝顺他们?父母的爱比任何的情感都更加可靠,更加值得信赖。每当我遇到困难,也都是父母在鼓励我支持我,毫无保留地给我建议、给我安慰。想起他们我才能更努力更有勇气的去面对困难。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一个人他如果连他自己父母都不爱,那他就是残缺的,可悲的!”
一个人可以不聪明,但具备宽厚的德行依旧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和赏识;一个道德有问题的人,即使再足智多谋,也终难成大事。道德存在于每个人的天性之中,是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的基本底线,更是后天养成的合乎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意识形态。它要求我们且帮助我们,并在生活中时时刻刻地约束着我们。
——这就是赵杰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