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专访 > 正文

【校园之星】“勤学勉励之星”陈白琴:书山学海勤为友 社团经验诚为先

发布时间:2016-05-31   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作者:马牧原 刘琪 赵宇齐   编辑:郭雅洁

陈白琴,会计学院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荣获2014-2015学年度国家奖学金、2014-2015学年度校级一等奖学金、2014—2015学年度河北省省级三好学生称号、2014—2015学年度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荣获201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荣获“经院杯”财务报告分析大赛决赛三等奖等。

大学是一个违背时间定律的地方:四年很长,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四年很短,光阴飞逝如白驹过隙。茫然度日的人把四年过成了一瞬,自会觉得无味;而忙碌充实的人用四年奠基了未来,用心去体味这其中的每一分每一秒。从今天起,新闻网《校园人物》推出“校园之星”系列采访,四年大学生活,他们,照亮了自己,也温暖着别人。

陈白琴就是这闪亮的群星中的一颗。

陈白琴一眼看上去便是一个智慧沉静的女孩。当记者问起为什么她可以做到这么努力而不是享受“惬意”的大学时光时,她微笑着回答道,有一句话对她影响很深:大一的时候看看学长学姐在干什么,大二的时候看看室友在干什么,大三的时候看看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大四的时候看看自己究竟要做什么。这句话像一盏明灯,指引她前进。学习没有尽头,陈白琴最喜欢一句话是“让努力成为你生活的常态”。她说,既然有学习的机会,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呢?既然要学,为什么不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呢?

大二的时候为了学习《会计学原理》这门课,她把配套习题全做了一遍,花了一天时间写了一百多条分录,用掉了一支笔芯,最终这门课程她考取了满分。凭着这种超凡的执着,她在大学以来的每个学期都获得了校级一等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她的专业课有两门满分,十一门科目平均分达96分,2014—2015学年末,她更是以年级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国家奖学金。

没有人的字典里只有成功,陈白琴也有过考试不通过的失落,第一次参加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和大学生英语竞赛都因为没有准备,取得的成绩并不如意。但是,她没有因此放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最终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英语竞赛也获得了国家二等奖。总结经验和教训,她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只有全力付出,才会有回报。

大学学习的不仅是课本知识,还有其他各方面能力的锻炼,不断尝试才会让我们成长。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已经让陈白琴褪去了中学生的稚嫩,大气爽朗的笑容是她成长的印记。回忆初入校园的青涩,陈白琴对记者说:“刚开始我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小心翼翼的熟悉室友们,接触着即将相处四年的同窗,敬佩着侃侃而谈的部长主席们……在这陌生的环境,我给自己许下‘度过一个充满色彩的大学生活’的愿望。”

要使大学生活充满色彩,丰富的社团活动必不可少。辩论队就是其中的热门社团之一,说起辩论队的面试,陈白琴依旧充满感慨:“就是这次面试,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其他初入大学的同学相比,我过于腼腆,那时的我只有一颗向前的心,缺少宣之于口的胆量。虽然在第一轮面试中我就被淘汰了,但是我并没有觉得丢脸,这次锻炼燃起了对大学社团活动的更大热情!”

这次挫折成为她继续前路的动力。失去进入辩论队的机会,她对其他社团面试就更加慎重,一轮轮面试让这个羞于表达的姑娘慢慢热情大胆起来。后来的社团活动她也积极踊跃地参加:青年志愿者志愿活动她活跃其中,暑期“三下乡”也不错过,家教等兼职同样在她的大学生活中添上一抹色彩。谈起和同学们的关系,担任班级团支书的她表示:“做班委难免会和同学有意见分歧,但是我会尽量和大家陈述我的想法,最清楚的传达想要表达的信息。同学们都很支持我的工作,我非常感谢同学们的包容和体谅。”

陈白琴也根据自己的经历给了大家一些建议:好奇的大一,报报社团,在那里你能收获朋友、增长能力,但是要学会取舍,不能本末倒置;迷茫的大二,多参加比赛,多考点证书,无论结果,经历了即是精彩;成长的大三,在专业知识增长中平衡人生的另一目标;些许伤感的大四,学有所获就不会有遗憾。

最后,陈白琴送给我们一句话共勉:相信今后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努力的自己。

Baidu
sogou